[小資蝦喝/酒宅] Alain Geoffroy – Bourgogne Pinot Noir 2022
種植釀造
葡萄源自於 Chablis 附近的 Beine 村,海拔 120-150 米的南向坡,地質則為夏布利最經典的奇莫里奇石灰質粘土。黑皮諾來自 40 年的藤,使用傳統法在大橡木桶發酵,也在大桶熟成,展現布根地北部的特性。
品飲筆記
黑皮諾單寧柔嫩、果味鮮美,普羅大眾對這樣風格的酒款接受度更高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一定的陳年實力、DRC 等名莊的加持,讓懂酒、有財力的人也都趨之若鶩。在我認為,台灣對於布根地酒的追逐現象真的很有趣,那這些「常」甚至「只」喝布根地的人們,無論是知識派或是金錢派,我都是十分尊敬的,只論布根地的酒,絕對是喝得比我更廣更多、級別更高。所以如果需要我來推薦,我有時候會想「客人讓一個喝比他喝得還少的人來推薦」,是選擇相信我,還是不相信自己?無論如何,我謝謝您😆
另一個我覺得有趣的現象,是布根地的分級制度,其實非常多個 AOC 例如上夜丘、上伯恩丘都屬於廣域,甚至光是 Bourgogne 就可以來自四面八方,如果相信布根地喝的是風土,那麼要喝村和園才能展現風土?任何廣域就是只是廣域,因為範圍太大不存在風土?活在布根地金字塔的下層如我,我不認同,尤其是這一支酒。
在一些厲害的布根地名村的夏多內光芒之下,夏布利在台灣說真的也不這麼受歡迎,畢竟多數沒有昂貴的新桶培養。回到前面的話題,夏布利有名的是白酒,那紅酒的標示是?也是「Bourgogne」。所以如果這間酒莊釀造了12款夏布利的酒,其中只有1款是紅,而且標示Bourgogne,難道不是一個難得的夏布利紅酒風土體驗嗎?
中等紅寶石色,香氣中等以上,開瓶起初還原味比較多,用布根地杯或是醒酒器效果會遠比瓶醒有效,保守型的傳統釀法,紅櫻桃、覆盆莓,泥土味漸漸出來,如果慢慢喝,紫羅蘭花香最後會驚艷登場。酸度中高以上,單寧中低,中等的酒精,中低的酒體,味道中等以上,味覺能嚐到的烘烤味再多一些,但仍然是很剛好,適合比較瘦的黑皮諾。雖然喝起來更輕,尾韻意外的中高。


品種 Pinot Noir
除了法國金丘以外,世界大部分的黑皮諾都可以進行早飲,當然它們仍然有其陳年潛力。與其他「更雄壯偉大」的法國紅葡萄品種卡本內蘇維濃和希哈相比,單寧和色素含量較低。儘管最好的葡萄酒衰落的速度很慢,但年輕時的風格更迷人,發展也更快。
這個品種早發芽早熟,而且皮薄,所以不只害怕霜凍、怕熱、也容易染上黴菌,而且不適合非常溫暖的地區生長,因此在剪枝、樹冠管理等方面,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才能維持其品質,這也促進了在1970年代盛行的克隆選擇。同時,黑皮諾對其產量的大小很敏感,許多乏味的例子都說明了對產量的要求過高。
近年越來越多 Pinot Noir 加強了橡木桶的培養,是種流行或說是潮流,也就是大家常看到的『200%新桶』。為了釀造酒色深沉、與木桶更完美融合的平衡酒款,新桶熟成一年以後,再換新桶的做法,早已見怪不怪。這做法帶來更多的烘烤系列氣味之外,也增加了一些木桶帶來的單寧。然而,人們普遍認為,黑皮諾比夏多內更難釀造,需要根據每個特定年份的需求不斷監控和微調技術。
法國
毫無疑問,最好的黑皮諾就是最好的勃根地紅酒,甚至中心地帶金丘的特級園遠遠高於其他產區的質量,像是 Gevrey-Chambertin、Morey St Denis、Vougeot、Vosne-Romanée、Aloxe-Corton、Corton 都是特別優秀的村莊,尤其 Vosne-Romanée 是優質葡萄酒最集中的地方。
因為黑皮諾特別能夠反映風土能力,因此是勃根地盛行生物動力法的原因之一。
Australia 澳洲
Austria 奧地利
Chile 智利
Croatia 克羅埃西亞
Czech 捷克
France 法國
Georgia 喬治亞
Germany 德國
Greece 希臘
Italy 義大利
Japan 日本
New Zealand 紐西蘭
Portugal 葡萄牙
Slovakia 斯洛伐克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
South Africa 南非
Spain 西班牙
Taiwan 台灣
Thailand 泰國
USA 美國
